黄金城hjc30vip56782021-2022学年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

来源: 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2-12-28 浏览量:

黄金城hjc30vip5678创建于1953年,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是建国后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学校于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2021年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期间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设有17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483人,其中本科生9391人、专科生1092人。全校现有教职工6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5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3个、自治区教学团队8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1个;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6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321人才工程”人选9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教坛新秀7人、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及骨干人才2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1人。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目前设有44个本普通科专业,7个普通专科专业,有数学、教育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2个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新闻学、翻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专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范类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科学教育等特色鲜明的师范类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1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2个自治区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3个教学实验室、419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个劳动教育基地,7个校企合作基地。学校现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蒙古语文研究基地等部委平台7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民委研究中心、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社会科学科普基地等自治区级平台6个,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建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经历近70年建设,黄金城hjc30vip5678已发展成为祖国北疆人才培养的时代摇篮、 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民族团结的模范之地、开放协同的示范创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秉承“崇正、尚智、务本、传承”校训,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1.办学目标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按照“做以人为本、创区域优势、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思路,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战略,以区委共建和对口支援为契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整体办学能力,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团结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崇正、尚智、务本、传承”校训,以“德才并重、学识扎实、创新突出”为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科学精神、敬业精神、民族团结精神,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服务面向

立足内蒙古、面向生源地、辐射全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本科专业设置

“十三五”以来,学校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原则,严格专业设置,加大专业调整。学校现有44个本科专业(见表1),专业领域涉及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中,文学专业占18.18%、理学专业占4.54%、经济学专业占6.82%、法学专业占6.82%、教育学专业占11.36%、工学专业占13.64%、管理学专业占13.64%、艺术学专业占25%。2021年实际招生39个专业。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2021学年学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数字经济等2个本科专业,申请撤销摄影、影视表演与制作等2个本科专业。与华为、中软国际、达内时代、青岛软件、北京东方置业等企业共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日语(服务外包方向)和智能科学与技术等7个校企合作专业。围绕8大学科,已形成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相关的优势专业群,衔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师范类特色本科专业体系。

表1本科专业及学科门类分布(按授予学位)

序号

学科

专业数

专业名称

1

经济学

3

数字经济、金融学、税收学

2

法学

3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民族学

3

教育学

5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科学教育、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4

文学

8

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翻译

5

理学

2

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6

工学

6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环境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管理学

6

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8

艺术学

11

舞蹈学、音乐表演、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申请撤销)、影视表演与制作(申请撤销)

 

(三)全日制在校生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0483人,其中普通本科生9391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89.58%;普通专科生1092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10.42%。在校学生中,蒙古族、回族、朝鲜族、藏族等18个少数民族学生共6784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64.71%;汉族学生3699人,占35.29%。在本科生中少数民族本科生5726人,占本科生的60.97%;汉族学生3665人,占本科生的39.03%。本科生中师范类学生占比为44.10%。

(四)本科生源质量

本学年黄金城hjc30vip5678面向全国17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共39个本科招生专业,共招生普通计划为1918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招生1730人,占90.20%;面向全国17个省区招生188人,占9.80%。普通本科和专升本(含高职转段学生)实际录取人数为2699人,计划完成率99.78%,其中普通本科第一志愿录取率为93.87%。

本学年普通本科录取人数为1912人,报到人数为1895人,报到率为99.11 %;专升本录取人数为787人,报到人数为742人,报到率为94.28 %。从录取数据看,区内本科二批普通文、理科学校平均录取线超出内蒙古自治区最低控制线分别高于20分和37分,区外录取的考生均超出当地的本科线或二本线。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数量与结构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围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以高水平人才引进、精准培养为抓手,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教职工数612人,专任教师463人,外聘教师240,专任教师人数同比去年增长12.84%。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有207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4.71%;中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有226人,占48.81%;助教30人,占6.48%。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4%;具有硕士学位的25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3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39%,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师中的中坚力量。专任教师中具有外校学缘463人,占100%。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详见表2。

表2专任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结构

结构类型

数量(人)

所占比例

职称

正高职称

61

13.17%

副高职称

146

31.53%

学历/学位

博士

111

23.97%

硕士

250

54.00%

年龄

45岁以下

312

67.39%

(二)师生比例

2021-2022学年全日制在校生10483人,生师比18:1。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学校坚持执行主讲教师资格审查制度,教授和副教授均为本科生授课。学校全年开设本科课程共5443门次,其中教授授课405门次,副教授授课1190门次,讲师及其它授课3261门次。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学校现有教授61人(含非教师系列2人),其中承担本科课程58人,占教授总数的98.30%。学校全年开设课程共5443门次,教授授课405门次,占课程总门数的7.44%;副教授授课1190门次,占课程总门数的21.86%;讲师及其它授课3261门次,占课程总门数的59.91%。2021-2022学年,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共计18693学时,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共计58168学时。

表3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项目

比例

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

98.30%

教授授课门次占总课程门数比例

7.44%

副教授授课门次占总课程门数比例

21.86%

讲师授课门次占总课程门数比例

59.91%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建立教学经费投入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力度,2021-2022学年,投入本科教学总投入经费2274.80万元,本科教学专项经费390.38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1884.42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2071.02元,本科实验经费102.23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12.35元;本科实习经费71.49万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318.30元;学校以每名学生47.39元标准足额发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项经费,共49.68万元。

 

表4 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金额

本科教学经费

总经费(万元)

2274.80万元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万元)

1884.42万元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2071.02元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万元)

390.38万元

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的经费)

本科实验经费(万元)

102.23万元

生均(元)

112.35元

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

本科实习经费(万元)

71.49万元

生均(元)

318.30元





(六)教学设施建设及应用情况

1.教学行政用房、学生宿舍应用情况

学校现有一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89334㎡,按全日制在校生10483人计,生均占地面积27.60㎡。其中,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5635㎡,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3.89㎡;实验室用房面积19471㎡,生均实验室用房面积1.86㎡;学生宿舍面积72657㎡,生均学生宿舍面积6.93㎡;学生运动场所面积51199㎡,生均学生运动场所面积4.88㎡。

表5教学行政用房及学生宿舍等情况

项目类别

数值

学校占地面积

总面积

289334㎡

生均面积

27.60㎡

教学行政用房

总面积

145635㎡

生均面积

13.89㎡

实验室用房

总面积

19471㎡

生均面积

1.86㎡

学生宿舍

总面积

72657㎡

生均面积

6.93㎡

学生食堂

总面积

12753㎡

生均面积

1.22㎡

运动场地

总面积

51199㎡

生均面积

4.88㎡

 

2.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应用情况

学校现有2个自治区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93个教学实验室。截至2021年8月,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2818.39万元,生均21767.04元。其中,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68.11万元,年度增长率为5.12%。

表6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情况

项目类别

数值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22818.39万元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1767.04元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1168.11万元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比例

5.12%

全年维护保养全校计算机1586台、交换机52台、服务器25台,确保全校214套新兴多媒体设备、8个智慧教室系统和248套网上巡查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线上教学督导与考试巡查提供重要保障。

3.图书资料应用情况

2021-2022学年,馆藏纸质文献累计105.96万册,电子图书118.47万册,电子期刊115.33万册,本学年度纸质文献新增30513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288种,引进同方知网知识服务平台、乐学个人素养提升系列 资源平台、维普经纶-知识资源服务平台、软件通计算机技能网络视频学习系统、笔杆论文写作辅导、起点考研网、维普论文检测系统、环球微课学习库、新学术外文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和Worldlib人工智能在线咨询平台等10个数据库。重视特色建设,做好“黄金城hjc30vip5678文库”建设工作,已征集273部作品;加强古籍文献展阅室的管理,馆内收藏文字独特、版本珍贵的大藏经译著之清代金字抄本《八千颂》、上海版《四库全书》、《乾隆大藏经》等线装古籍以及特色文献共4188册。数字化馆藏文献资源总量达4000GB,生均图书168.47册(纸质图书101.08册)。

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量达到154.48万人次;数字资源下载量达到32.14万人次。

4.信息资源及其应用

2021-2022学年,学校开通超星尔雅平台网络课程资源教学平台,提供网络课程509门,选课人次为9006人次。超星尔雅平台网络课程包含《共产党宣言导读》《创新创业实战》《大学生健康教育》《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人工智能》《艺术美学》等。

学校也在智慧树平台、学堂在线平台创建自治区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在线开放课程9门,并借助两个平台的其他资源丰富学校课程网络资源。

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咨询检索与文献传递互借服务,发挥图书馆作为学校研究支持中心的作用。本年度,图书馆Worldlib人工智能在线咨询平台向全校师生提供各类中英文文献11987篇(含4884册中文图书),满足率达到95.61%。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改革

学校坚持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根据《黄金城hjc30vip5678课程思政实施办法》要求,深入推进黄金城hjc30vip5678本科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局面。学校召开2021年度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合力;创新办法举措,提高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率;注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学院、示范课程、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提升学识素养,夯实专业课教师育人本领;狠抓师德师风,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六项要求,立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学院”1个、“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团队”4支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标杆化建设。立项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等思想政治理论专项2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5项;批准立项学校2021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10项,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形成学校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线。

2.推动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本学年,黄金城hjc30vip5678获批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其中“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类项目5项和“新文科”项目1项、“双创”项目1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类项目3项和“师资培训”类项目1项;获批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3项,其中普通项目6项、思想政治理论专项2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5项;“关于建立劳动清单制度的探索”“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与评价试点方案——大学体育8+2模式课程改革”2个项目获批为自治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获批省部级其它教育教学研究类项目20项;批准立项学校2021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10项和2022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5项;这些项目的获批和储备为黄金城hjc30vip5678促进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拉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巩固教学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提升日常教学管理质量

学校实施教学改革“一把手”工程,采取层层负责制的形式分解落实教学改革任务。要求各级领导把教学改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组织的职能,剖析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归纳成功有效的做法并及时推广。《黄金城hjc30vip5678教学单位教学工作年度考核办法》,设计构建教学单位教学工作指标体系及数值分值,并结合2021年度教学动态数据,通过对基础性考核指标(规定动作)、发展性考核指标(加分动作)和特色教学工作进行数据采集和答辩,精准问诊全校17个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全校排名反馈并奖励前五名学院,对末尾学院班子进行集体提醒谈话。

4.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引领教学方法改革潮流。

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真正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充分利用优质课程资源,黄金城hjc30vip5678与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和智慧树等课程资源平台合作,建立了黄金城hjc30vip5678线上课程资源群,积极开展在线课程建设,开展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目前,学校已建成《常微分方程》《英语漫谈蒙古文化》等10门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正在智慧树和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运行。对接“慕课西部行计划”,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线上同频完成“环境检测”课程教学,为黄金城hjc30vip5678本科教学模式改革和提质注入了活力。2021-2022年,学校3名教师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牵引,在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

(二)专业建设

1.聚焦“四新”建设,促进应用转型。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主动对接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校党委出台《黄金城hjc30vip5678专业优化调整工作方案(2022——2025)》,积极探索专业优化调整工作,推动一批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引领示范,强劲全校一流专业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4个,其中理工类专业8个、管理类专业6个、经济类3个、法学类3个、教育类专业5个、文学类专业8个、艺术类专业11个。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加大专业转型力度,2021年黄金城hjc30vip5678获批数字经济、网络与新媒体等2个新文科本科专业,申请撤销摄影和影视表演与制作2个本科专业。在华为鲲鹏中心建设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基础上,学校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等3个新工科专业加大投入,与北京匠成启动共建文化产业管理新文科专业,积极推动学校本科专业的内涵建设,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2.聚焦“一流”建设,突出标杆建设。学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总体规划,瞄准一流本科建设目标,以国家级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扎实推进,提升专业内涵和竞争力。2021年,学前教育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个专业获批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截止2021年8月31日,黄金城hjc30vip5678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在区内外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2个升级为国家级),9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师范类专业和理工类专业共7个,占77.78%。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标杆,采取“撤销、停招、缓招、轮招”等措施,持续优化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

(三)课程建设

1.牢固树立大思政观,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体系。学校积极推进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以1:350要求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定位为思政课程群的主要建设课程;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增设为师范公共必修课程;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别安排成法学类、经济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制定《黄金城hjc30vip5678<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三进”教学工作方案》,在外语类专业(英语、翻译、日语)中安排《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三进”工作。为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诣在培育一批思政功能明显的示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功底雄厚的教学团队和育人功能强的示范课程,学校召开2021-2022年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并建设“课程思政示范学院”1个、“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团队”4支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

2.夯实一流课程作用,构建线上线下多元化课程资源一体化体系。学校持续提炼一流课程标杆建设,在已有10门自治区级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基础上,2021-2022年间获批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4门(见表7)和自治区级高校线上精品课程1门,《英语漫谈蒙古文化》1门课程被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批课程序列。2021-2022年,学校与智慧树、好大学在线两个平台共同打造黄金城hjc30vip56789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的网络课程资源,并向全国高校开放共享;与超星尔雅联合开设网络资源课程509门,致力丰富学校课程网络资源。2022年,黄金城hjc30vip5678 “‘六个标杆’驱动下的常微分方程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索”和“《高等数学》课程的资源建设与教学实践”等三个课程类教学成果分别获得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表7黄金城hjc30vip5678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分类

课程名称

年份

线上一流课程

常微分方程

2021

线下一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

2021

体育心理学

2021

美术创作

2021

新闻学原理

2021

小学教育学

2021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2021

教育学

2021

财务电算化

2021

播音创作基础

2021

社会实践课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

2021

创新创业思维与训练

202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大学物理

2021

环境微生物学

2021

 

(四)教学改革

1.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模式。迎合国家教育现代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学校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线下随时切换模式,理论课程充分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学校智慧教室空间,努力构建OBE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校企合作专业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机制,引入华为云课堂、SEG课程模块、企业套餐课等等,致力推进校企合作专业学生实践实操能力的有效培养;相关课程教学打破校级边界,积极推动与兄弟院校资源共享,如数学物理方程课教学借助浙江理工大学团队线上资源丰富课堂挑战度;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部行计划”,学校与华中农业大学通过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功将华中农业大学“环境检测”课程开到了黄金城hjc30vip5678课堂上,为黄金城hjc30vip5678本科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起到引领作用。2021-2022年,学校积极坚持“以赛提质,以赛促教”理念,关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3名教师均获得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正高组、副高组和讲师及以下组等三个组别二等奖。

2.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学校出台《黄金城hjc30vip5678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鼓励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探索教学、创新教学、提质教学,把教学建设、研究和实践融合为一体,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储备、申报、立项和支持工作。本学年,学校获批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3项,其中普通项目6项、思想政治理论专项2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5项;获批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其中“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类项目5项和“新文科”项目1项、“双创”项目1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类项目3项和“师资培训”类项目1项;获批省部级其它教育教学研究类项目20项;批准立项学校2021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10项和2022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5项;“关于建立劳动清单制度的探索”“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与评价试点方案——大学体育8+2模式课程改革”2个项目获批为自治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这些项目的获批和储备为黄金城hjc30vip5678促进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课堂教学

1.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全覆盖。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为轴,全面推进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教学模式改革,除了个别特殊性专业以外全部实现课堂教学国家通用语言全覆盖。全学年学生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取得二级乙等人数达91%以上,并呼应自治区的号召选派150余名师生支教团赴兴安盟科右中旗挂点帮扶国家三科统编教材的推广与使用工作,在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评估验收工作中获得“优秀”。

2.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全覆盖。学校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大课建设工作方案》精神,组织教师参加马工程教材培训、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研讨会、教育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等,共参与1200余人次,其中364名教师获得教育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结业证书。同时,以示范学院、骨干教师团队和示范课程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课堂课程思政元素,做到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高效融合。2021-2022年,学校组织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2次,1名教师参加自治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决赛获得优秀奖。

3.实施课堂教学三级督导全覆盖。学校采取全人员、全方位监督与指导措施,建立领导下沉听课、教务处推门听课、二级学院随机巡课的“三级督导”机制,同时利用线上巡课系统对全校课堂教学远程监控,实现课堂教学督导全覆盖,持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2021—2022学年,采取“监考+校巡+院巡+网巡”多维度监考措施,组织实施全校听课全覆盖机制,各二级学院共完成2987人次听课,其中二级学院领导听课550人次;教务处组建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线下督查和线上巡查,对3名教师认定教学事故并全校通报处理。同时,学校重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跟进听课和阶梯型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2022年7月,黄金城hjc30vip56786名教师参加第十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分别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

(六)实践教学

1.坚持“双向选择”机制,实习见习得到充实。本学年,学校在原有校地合作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当年新增教学实习基地共88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增至419个。积极探索校与地、学生与实习基地“双向选择”实践教学模式,完成1344名学生的集中实习,2160名学生完成各类见习任务,264名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参加实训实践活动,673名学生参加艺术采风和田野调查。

2.坚持“多重完善”机制,论文抽检得到肯定。学校加强毕业论文的规范和提质,从2021年11月份开始布置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指导和答辩等一系列工作,对全校1973篇毕业论文进行了三次论文查重、三次全文修改等多重完善工作,圆满完成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撰写与线上答辩,经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抽查2021年度37篇本科毕业论文全部达到抽检要求,未出现本科论文学术偏差问题。2022年6月,学校评选出2022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创作)59篇和优秀指导教师54名。

3.坚持“多级安检”机制,实验安全得到保障。学校与各二级学院签订《呼和浩特特民族学院实验实训场所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传导责任、压实责任,坚持学校、学院、教研室及实验室多级安全检查,全年对全校93个实验室和实训室进行滚动式安全检查。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教育,教师和学生分别148人次和990人次,确保158门实验实训课的有效开设和5099台校内实验实训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全学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68.11万元,新增设备1356台,年度增长率为5.12%,保障全校各类实践教学的顺利运行。

(七)教材建设

学校坚持“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凡用必审”原则,高度重视本科教材建设、选用与管理工作,成立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教材选用审核委员会,认真落实2020-2021学年度教材征订、选用及审查等工作任务。

2021—2022学年,学校共征订1401种教材,其中马工程重点教材187种,1100种优秀教材;学校实施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级审核”机制,对533种人文社科类教材进行意识形态、政治导向、价值取向方面的排查,没有发现负面问题;本年度学校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与新教材等在内的专题培训4次,参与人数164人次;12名教师入选自治区教材审核专家。

(八)创新创业教育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双创教育基础。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结合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聘请企业导师5名,承担日常教学任务;组织30余名老师参与《创新思维与训练》课程师资培训,并开展双创教育教学研讨等活动10余次,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本学年学生修读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创新创业思维与训练》人数达到1961人。

2.强化以赛促学效应,确保竞赛驱动效果。学校构建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校企、校地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2021—2022学年度,黄金城hjc30vip5678学生分别立项国家级及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项和13项;学校获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4个银奖、8个铜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优秀组织奖。除此之外,获得内蒙古创新方法大赛TRIZ杯大学生专项赛教师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学生组三等奖4项。

(九)合作办学与交流

1.扩展校校合作半径,提升开放办学效率。学校与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匈牙利、泰国、英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2021年,黄金城hjc30vip5678成为“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的首批成员单位;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科马舍洛夫国立大学举行两校校际合作线上签约仪式,逐步扩展对外合作半径。本学年,选派1名访问学者赴日本访问求学;选派2名老师分别赴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深造。

2.扩展校地校企合作,提升服务转型发展。学校持续加强校地合作,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尼特左旗、乌拉特后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拓展办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支持“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建设,进一步巩固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智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青软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关系,在此基础上2022年与北京匠成建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新文科专业共建框架协议,促进黄金城hjc30vip5678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网络工程、日语(服务外包)和文化产业管理等7个专业的应用型转型。

(十一)科研能力培养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经管理有关精神,有条不紊推进各项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发挥科研反哺教育作用。

2021年,全校教师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和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1项等重要项目,全校科研经费总额达300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校教师发表论文156篇,出版著作11部,获得各类专利10个。

本年度,学校获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蒙古族法律文献研究基地(培育)”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承办第十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组织召开学校“乡村振兴研究基地(中心)揭牌仪式暨研讨会”等学术会议,有效推动黄金城hjc30vip5678相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并将持续提升黄金城hjc30vip5678科技创新能力。

(十二)质量工程建设

依据自治区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结合黄金城hjc30vip5678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学校持续加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有序推进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1.人才储备取得新成绩。本年度,新增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3人,1个团队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产业创新人才团队;4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专家。当前,黄金城hjc30vip5678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6人、自治区二级教授4人、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政策支持人选1人、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特殊培养人才2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3人和“草原英才”创业创新人才团队3个。特别是,黄金城hjc30vip5678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先进事迹由自治区教育厅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进行广泛报道,并黄金城hjc30vip5678数学与大数据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荣获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2.课程专业迎来新突破。本年度,新增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2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实现了学校师范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零的突破。截止目前,黄金城hjc30vip5678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和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2个升级为国一流);7个专业转型为协同育人校企合作专业。本学年,黄金城hjc30vip567814门课程进入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确定为自治区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已有10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学校自治区级“金课”数量达到25门;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牵头的15所高校联合申报立项教育部数学应用数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并开展教研交流活动;以专业建设为重要支撑点,黄金城hjc30vip5678已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期间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

3.“四新”建设取得新佳绩。本学年,学校出台《黄金城hjc30vip5678专业优化调整工作方案(2022——2025)》,持续加大“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建设的经费投入,与华为、中软国际联合推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3个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把数字经济、网络与新媒体2个专业建设为新文科专业,与北京匠成联合共建文化产业管理新文科转型;与7家校企合作企业召开线上访企拓岗及专业建设对接会,与中软国际、北京匠成对接推进信创产业学院和数字文创产业学院建设,进一步夯实“四新”建设基础,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基本遵循和“八个首先”要求,2021-2022学年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和就职工代表大会上多次研究科教学工作,讨论与本科教学相关的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制定、师范类专业发展与认定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相关事宜。

1.学校领导注意力在本科聚焦。校党委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工作,党委书记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抓发展、要对标对表抓发展、要展望未来抓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在学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2022年年会上校长做《砥砺奋进 开拓创新 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大会报告,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专业转型升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21-2022学年,学校召开院长、教学副院长工作会议21次、本科教学督导方面的调度会16次。学校以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为导向,以优质的条件资源和完善的组织制度为保障,建立了由资源保障系统、组织保障系统、质量标准保障系统、教学 监控保障系统、教学环节质量保障系统组成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详见图1)。

2.全体教师全部精力在本科集中。学校实施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召开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全校364名教师获得教育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结业证书;实施全校听课全覆盖机制,各二级学院共完成2987人次听课;全校教师全年开设课程共5443门次,教授授课405门次,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共计18693学时;副教授授课1190门次,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共计58168学时;组织对全校1973篇毕业论文全程指导,经教育部抽查全部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评估验收获得“优秀”。

3.学校优质资源供给在本科配置。2021-2022学年,学校投入本科教学总经费





1黄金城hjc30vip5678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274.80万元,本科教学专项经费390.38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1884.42万

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2071.02元。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累计105.96万册,电子图书118.47万册,数字化馆藏文献资源总量达4000GB,生均图书168.47册(纸质图书101.08册)。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2818.39万元,生均21767.04元,2021-2022学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68.11万元,年度增长率为5.12%;申报获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本科教育教学项目474万元。积极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支撑作用,带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8个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和79个教研室的能动性,安排教研室教研专项经费,积极推进日常教研活动。

(二)牢固搭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健全制度,护航教学。本学年,学校聚焦立德树人,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先后出台实施《黄金城hjc30vip5678领导干部听课制度》《黄金城hjc30vip5678关于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黄金城hjc30vip5678课堂教学管理办法》《黄金城hjc30vip5678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实施办法》《黄金城hjc30vip5678师范类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施细则》等40多份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与管理。

2.多元督导,保障成效。本学年,学校积极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作用,实施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三级线上与线下督导、巡课、听课,各二级学院共完成听课2987人次;教务处组建44名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采取“监考+校巡+院巡+网巡”多维度各类考试监考措施;建立学校线上巡课系统平台,通过线下督查和线上巡查进行无死角巡课,解聘出现教学事故的3名外聘教师,确保日常教学运行的成效。

3.数据问诊,精准把脉。本学年,为突出教学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出台《黄金城hjc30vip5678教学单位教学工作年度考核办法》,设计构建教学单位教学工作指标体系及数值分值,并结合2021年度教学动态数据,通过对基础性考核指标(规定动作)、发展性考核指标(加分动作)和特色教学工作进行数据采集和答辩,精准问诊全校17个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反馈全校排名情况,落实经历机制,并与建设滞后学院班子开展集体谈话,听取今后发展思路与整改计划。2021-2022学年,对17个学院3017门次课程任课教师进行质量评价,全年参与评估同行1266人次,同行评估课程474门,良好以上比例为100%;学生评估课程2543门次,参与人数12.39万人次,良好以上比例达到99.88%(优秀课程2472门次,良好147门次)。严格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和查重审查,2021届1973篇毕业论文论文(设计)抽检通过率为100 %。

4.加强培训,提质增效。本学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网络)、自治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培训、疫情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提升培训、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官培训、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培训、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教学成果申报培训、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暨参与式在线教学设计与组织研修班、高等院校四新建设背景下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制定研修班和教育部师德专题教育总结交流暨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工作落实推进视频会等,共参与5000余人次,其中364名教师获得教育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结业证书;组织356名教职工进行普通话培训,614人测试水平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占全体教职工的91.3%。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满意度

学校坚持以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从学校人才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提升等多维度诊断教育过程,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上的收获情况开展了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并对学生发展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整改。2021年,学校对除大一新生以外的其他年级本科生进行了学习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及授课氛围”和“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学业指导工作”等高度认可,满意度达到97.37%。调查结果证明,学生对教师教学和学业指导工作满意,黄金城hjc30vip5678教育教学整体满意度持续走高。

1.坚持“以赛促学”,提升学习动力。学生参加学校&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鲲鹏精英班”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等各类提升培训活动,2021—2022学年荣获国家级奖项2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4项;荣获省部级奖项70项,其中特等奖9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1项和三等奖19项及金奖1项、银奖10项和铜奖12项;学生在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自治区级银奖4项、铜奖8项,学校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优秀组织奖;华为中国大学生ICT大赛2021年实践赛内蒙古自治区省赛决赛中获得了“云赛道”本科组二等奖、三等奖,“网络赛道”本科组优胜奖;学生在体育类项目中荣获省级一等奖项3项、二等奖1项。

2.坚持“以培夯基”,提升综合能力。学校重视学生思想教育,组织学生全区高校“强国路上、你我同行——2021年秋季学期全区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及“牢记嘱托 筑梦北疆”开学第一课,参与人数达到22000余人次。学校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组织全校学生参加2021年年底普通话水平测试1535人,通过二甲等级及以上677人、二乙等级788人,二乙等级以上通过率为95.5%。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培训课共2期,参加人数60人,过关率100%,全校范围内开设教育学、心理学通识课,962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主持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和自治区级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项。

3.坚持“以体强身”,提升测试水平。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立体质健康检测中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校学生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校在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体能测试训练项目课时比重,立项自治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与评价试点方案——大学体育8+2模式课程改革”,将学生的达标良好率与评优评先等挂钩。本年度,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形式,学校全力组织7891名本科生参加体质测试,达标率达74.6%。

(二)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

2022年预计应届本科生毕业生人数为2329人,实际毕业本科生2133人,其中蒙语授课毕业生人数969人,汉语授课毕业生人数1164人,毕业率为91.58%。学士学位授予2133人,实际毕业生的学位授予率为100%。

(三)应届本科生攻读研究生情况

2021-2022学年,全校应届本科生共有237名学生报考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率为11.11%,48名同学分别考取西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率为2.25%。

同时,在毕业生中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人数为228人,通过率为10.76%,通过英语六级人数为90人,通过率为4.25%。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校采取“全年专场招聘不断线,综合招聘成规模,分科类招聘有特色”的校园招聘模式,着力拓展线上线下招聘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022年,学校积极推动“校领导仿企拓岗”行动,校领导进行100家企业访企拓岗,二级学院访企拓岗55家企业,共建立就业与实训基地73个(校级53,学院20),给毕业生争取就业岗位4234个。黄金城hjc30vip5678与正大集团联合立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3项,其中就业实习基地项目获批1项、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获批2项。

2022年,毕业生总人数为2441人,实际就业1530人,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62.68%,其中本科毕业生人数2204人(含往届毕业生71人),就业1437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65.20%。在本科毕业生中少数民族毕业生人数1364人,就业877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64.30%,汉语授课毕业生人数840人,就业560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66.67%,与上一年度持平,就业质量有所上升。

2022年,学校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61人、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59人、考取国家特岗教师2人、选调生8人、西部计划37人、三支一扶31人、毕业生入伍9人、地方特岗教师8人、考取研究生47人和出国出境2人,共计364人,其毕业去向落实率(原初次就业率)为16.52%,占全校毕业去向落实率(原初次就业率)的14.91%。

六、民族高等教育

(一)总体概况

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条主线,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坚持各民族学生实行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不断提高民族教育的整体质量,立足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强民族教育基础建设。学校设有数学、教育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蒙元文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蒙翻译)2个国家民委建设学科。学校现有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建的“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的“内蒙古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3个民族文化研究与传承平台;有国家民委“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蒙古语文研究基地”1处、自治区民委“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语言与翻译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1所、自治区教育厅“蒙古语翻译重点研究基地”1处,“蒙汉双语小学教育重点研究基地”等6个学科建设平台;获批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重点研究基地”、自治区教育厅“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基地”等3个教改平台;学校设有国家教育部蒙古国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和应用数学与大数据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处、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1所、内蒙古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处;设立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1个。本年度,学校获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蒙古族法律文献研究基地(培育)”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为黄金城hjc30vip5678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少数民族学生及专业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483人,其中本科生9391人、专科生1092人,其中蒙古族、回族、朝鲜族、藏族等18个少数民族本科学生5726人,占在校本科生的60.97%,占在校学生的54.62%;少数民族专科生1058,占在校专科生96.87%,占在校学生的10.09%。

学校设有44个本科专业和7个专科专业,其中2022年蒙古语授课招生专业39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当年,新增数字经济、网络与新媒体蒙古语授课专业2个,停招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等3个蒙古语授课专业。

(三)课程改革与建设

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始终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以“产出导向”为人才培养基本思路,调整民族语言授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混合编班”改革为切入点,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国通语授课占比达到91.73%;注重民族语授课学生专业知识积累的同时,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有效的就业培训模式,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拓宽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渠道,学校在校校、校地、校企和对外合作办学工作方面采取主动对接积极合作模式,扩大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因疫情原因,学生就业情况整体不容乐观,但黄金城hjc30vip5678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平稳。本年度,本科毕业生中蒙语授课毕业生人数1010人,就业665人,毕业初次就业率为65.84%。

本学年,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1926名学生通过普通话测试,其中二级乙等988人和二级甲等938人。

七、特色发展

(一)多策并举、精准发力,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

学校以培养“德才并重、学识扎实、创新突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施“多轮驱动”,扎实推进以“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展现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成效。2021-2022年,学生在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自治区级银奖4项、铜奖8项;在自治区“挑战杯”比赛中荣获3个特等奖、8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和37个三等奖。学校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多策并举,对标对表《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工科教育认证标准》和自治区九大产业链对接需求,修订42个本科专业的202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将新时代高等教育政策方针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为标杆,学校与华为、中软国际、达内时代、北京东方智业、青岛青软和北京匠成等企业联合培养黄金城hjc30vip5678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网络工程、日语(服务外包)和文化产业管理等7个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关系,并获批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致力推进黄金城hjc30vip5678应用型人才提质增效。

(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提升一流课程一流专业质量。

学校以质量文化建设为轴,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制高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探索教学质量提升实现路径。2021—2022年,学校以教育部建“金专、金课”计划为引领,出台相关文件和实施办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十四五”规划,实施打造“金专”“金课”计划与行动。学校加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推进52门课程的微课程教学设计作品库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培育和自治区支持两个渠道,获批自治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10门、自治区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和自治区高校五类一流本科课程14门;学校建设“课程思政示范学院”1个、“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团队”4支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本学年,学校在专业优化调整上持续发力,学前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个专业获批自治区级一流专业,黄金城hjc30vip5678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增至2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增至9个。2022年,与北京匠成联合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新文科转型,撤销2个艺术类专业,停招3个本科专业,专业建设及招生工作初步显现成效。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本科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应用型转型要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4个,其中理工类专业8个,占比18.18%;艺术类专业11个,占比25%;其余25个专业均属文科类专业,占比56.82%,整体专业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理工类专业和切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占比略低。

2.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不深入,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和全过程育人使命。新时代教育综合评价是人才培养及学校科学管理的指挥部,他不仅与人才培养有紧密联系,还与学校科学治学、统筹管理、精心谋划等全局工作均有紧密联系,对黄金城hjc30vip5678来讲新时代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是实现黄金城hjc30vip5678“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要求的重要抓手。

(二)分析原因

1.由于学校办学历史沉淀,专业调整不够及时,导致本科专业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

2.由于学校对标对表缓慢,制度更新不够及时,导致教育综合评价改革落实不到位。

(三)改进措施

1.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本科专业顶层发展规划。基于学校办学历史和现实需求,对标对表国家和自治区需求,构建校院专业分级管理体制,明确二级学院在本科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中的主体责任,自觉调整、凝练本科专业及专业群,减少分方向招生本科专业数量,坚持“需求导向、前瞻引领、特色发展、产教融合、分类评价”五位一体的建设路径,稳固基础、稳步推进、稳妥发展,以学科基础、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社会评价等因素为主要指标,建立科学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全面提升学校应用型本科专业综合能力。

2.学校将进一步全力推进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学校将对标对表国家和自治区高等教育范畴里的评价改革政策和措施,出台《黄金城hjc30vip5678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行动方案》,从党政工作评价到学校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等各维度上统筹安排具有科学性、可操性的具体方法和举措,激发二级学办学主体作用,实施德育铸魂行动、智育提质行动、体教融合行动、美育熏陶行动、劳动促进行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做出黄金城hjc30vip5678贡献。